總得票
火井鎮(zhèn)是最早發(fā)現(xiàn)并使用天然氣的地方,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鎮(zhèn),隋末唐初設立知縣,唐代著名的數(shù)學家、天相學家袁天罡出任首任縣令,歷來商賈繁榮,人杰地靈,現(xiàn)存有天罡祠、崇瑕塔、狀元橋等名勝古跡供后人瞻仰至今。它位于邛蘆公路31km處,距國家級森林公園天臺山18KM,有名的文井江貫穿全鎮(zhèn),是邛崍西路最大的商貿中心。
全鎮(zhèn)幅員面積31.78km2,最高海拔1,175米,最低海拔564米,年降雨量1200mm,年均溫16攝氏度,積溫0攝氏度,最低年份為5,768攝氏度,10攝氏度以上年平均積溫為5187攝氏度,日照時數(shù):1170小時。轄10個行政村,79個村民小組,一個民委會、耕地面積123,166畝(其中田5,656畝,地6,510畝)、總戶數(shù)3,610戶,總人口13,786人,勝產茶、棕、竹、木。
改革開放以來,全鎮(zhèn)人民在黨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,在邛崍市委、市政府和鎮(zhèn)黨委、政府的領導下,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以市場為導向,合理調整產業(yè)結構,大力發(fā)展“三高”農業(yè),以小城鎮(zhèn)建設為的經濟增長點,不斷發(fā)掘歷史文化遺產,開發(fā)旅游資源,1999年人均純收入2,488元,社會經濟正朝著健康、協(xié)調的方向發(fā)展。
邛崍興福寺
興福寺位于邛崍市火井鎮(zhèn)興福村6組 (蓮花山銀杏坪),始建于隋末唐初(618年),重建明嘉靖(1515年)年間,歷史上曾用過“蓬萊別院”、“石廟子”等名稱,后改名為興福寺。興福寺總布局分A軸和
海屋(余宅)
海屋(余宅)位于邛崍市火井鎮(zhèn),年代為民國。2013年9月28日,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保護范圍是海屋現(xiàn)占地范圍,保護范圍四周向外延伸15米為建設控制地帶。
海屋
海屋年代:民國海屋位于邛崍市火井鎮(zhèn),始建于中華民國初年,門樓為民國初年中西式典型建筑,面闊14.5米,通高9米。后院后墻設紅砂石防御射擊孔4個,設計構思極為奇特。2019年,海屋被四川省人民
火井鎮(zhèn)名人
楊美應
楊美應,邛崍市火井鎮(zhèn)人,邛崍一中高51級畢業(yè)后考入東北魯迅文藝學院美術部雕塑系,1956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專家訓練班,師從蘇聯(lián)專家尼.尼克林杜霍夫學習雕塑?,F(xiàn)為沈陽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,中國雕塑壁
總得票
廣東十大強鎮(zhèn)排名
2023-03-04歐洲最富有的十大城市排行榜
2022-08-31江西城市GDP排行榜
2023-02-08世界最窮的十個國家排行榜
2022-09-30吳江十大強鎮(zhèn)排名
2023-03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