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明之門
維爾紐斯黎明之門,也稱為維爾紐斯的黎明,是立陶宛維爾紐斯市的一座城門,建于16世紀末17世紀初,是該市現(xiàn)存的城門中最古老的一座。黎明之門是維爾紐斯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,常被用作代表該市和整個立陶宛的象征。 黎明之門的名字源于16世紀的一個傳說。據說,當立陶宛大公國面臨威脅時,一位預言家曾告訴人們,在黎明時分,在維爾紐斯的荒野中將會出現(xiàn)一座城市,可以拯救人民。于是,維爾紐斯市的黎明之門的建造也被視為預言的實現(xiàn)。 黎明之門最初是作為通向波蘭的一座城門建造的,但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該城門的實際用途。在歷史上,黎明之門曾多次被拆毀和重建?,F(xiàn)在的黎明之門建于1799年,采用了巴洛克風格,門上有一座圓頂塔樓和一個巨大的鐘,可以聽到每小時一次的鐘聲。 在20世紀初期,黎明之門成為了立陶宛民族主義的象征,被視為維爾紐斯的驕傲和立陶宛人的自豪。在蘇聯(lián)統(tǒng)治期間,黎明之門曾被用作宣傳蘇聯(lián)的場所,但它的象征意義仍然深受立陶宛人的重視。1991年,當立陶宛宣布獨立時,黎明之門成為了慶?;顒拥闹匾獔鏊F(xiàn)在是維爾紐斯最受歡迎的旅游景點之一。